搜尋此網誌

中央氣象局:高雄市今明天氣預報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Xampp]mysql 中文編碼 / 顯示中文字

在phpmysqlg上查詢mysql編碼(SQL指令):
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

[新增資料庫]
charset 請選擇 UTF-8 Unicode (utf8)
collation 請選擇 utf8_general_ci (ci 代表 case insensitve 大小寫沒差)

[修改資料庫]-SQL語法
alter database myblog
character set utf8;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windows 7的睡眠與休眠

文章出自:http://save-coco.blogspot.tw/2009/11/windows-7.html

睡眠(Sleep)
將系統切換到該模式後,然後使計算機進入低功耗狀態,除保留必要電力,如記憶體,電腦其他設備的供電都將中斷,這樣當使用者希望恢復作業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恢復到睡眠前狀態。這種模式的恢復速度是最快的,一般五秒之內就可以恢復。

但必須小心的是,如果在睡眠的狀態下供電發生異常(例如停電),那麼下一次就只能重新開機,所以睡眠前未保存的資料都會遺失。

休眠(Hibernate) 將系統切換到該模式後,系統會自動將記憶體中的資料,全部存到硬碟上,然後中斷對所有設備的供電,就如同關機一樣,不會耗用任何電力。當恢復作業的時候, 系統會從硬碟將記憶體的內容直接讀入,並恢復到休眠之前的狀態。這種模式不怕休眠後供電異常,但代價是這種模式的恢復速度較慢,一般大約要1至2分鐘左 右。 

交互式睡眠 (又稱混合式睡眠) 「交互式睡眠」主要是針對桌上型電腦所設計的功能 。交互式睡眠是睡眠與休眠的組合,它會將記憶體的內容同時存到硬碟,然後再使電腦進入低電力狀態,這樣就可以快速地繼續工作,同時不用害怕電力發生中斷。 因為如果發生電源中斷,Windows 可以從硬碟還原您的工作。桌上型電腦的交互式睡眠通常預設為開啟。這是因為桌上型電腦,通常沒有像筆記型電腦一樣的電池當備用電力。因此如果意外發生電源 中斷,標準睡眠模式中的桌上型電腦可能會發生資料遺失。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XOOPS

XOOPS
是一個高度可擴充、具物件導向、且易於使用的動態網站內容管理系統(CMS),採用 PHP 語言來設計。XOOPS 十分適合用於發展小型至大型的動態社群網站、內部 Intranet 網站、入口網站、並且可用來做為 WEB LOG 使用

XOOPS is a web application platform written in PHP for the MySQL database. Its object orientation makes it an ideal tool for developing small or large community websites, intra company and corporate portals, weblogs and much more.


XOOPS是一種開源的內容管理系統,衍生自PHP-Nuke,採用PHP語言跟MySQL資料庫。功能、界面全部模板化設計,可用於構建各種網路社區。
XOOPS的發布採用GPL協議,可免費使用和修改;在遵循GPL相關條款的前提下,可自由再發布
XOOPS是 eXtensible Object Oriented Portal System 的縮寫,按照英語規則,XOOPS應該讀作「zoo'ps」。
XOOPS的用途很廣泛,對於個人用戶,可以啟用XPress模組(針對XOOPS的WordPress),作為個人的網誌。對於較大規模的網站,可以根據需要,啟用更多的模組,如新聞發布、論壇、資源下載、友情連結,以及在線購物、廣告管理等,對於Wiki、RSS,XOOPS也有相應的模組。
在國際語言支持方面,XOOPS有二十種以上的語言版本,包括英文、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編碼可自由選擇採用GB 2312、BIG 5或是UTF-8。
(條列式)特色:
- Database-driven
XOOPS uses a relational database (currently MySQL) to store data required for running a web-base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 Fully Modularized
Modules can be installed/uninstalled/ativated/deactivated with a click using the XOOPS module administration system.

- Personalization
Registered users can edit their profiles, select site themes, upload custom avatars, and much more!

- User Management
The ability to search for users by various criteria, send email and private messages to users through a template-based messaging system.

- Supported World-wide
XOOPS was created and is maintained by a team of several hard-working volunteers working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XOOPS community has more than dozen official support sites around the world for support of non-English speaking users.

- Multi-byte Language Support
Fully supports multi-byte languages, including Japanese,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Korean, etc.

- Versatile Group Permissions System
Powerful and user-friendly permissions system which enables administrators to set permissions by group.

- Theme-based skinnable interface
XOOPS is driven by a powerful theme system. Both admins and users can change the look of the entire web site with just a click of a mouse. There are also over 1000 themes available for download!

資料出處:

使用網站:
XOOPS正體中文延伸計畫 :http://xoops.tnc.edu.tw/


Wiki的特色與使用的網站




Wiki

Wiki一種在網路上開放、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字系統,由沃德·坎寧安於1995年首先開發。


沃德·坎寧安將Wiki定義為「一種允許一群使用者透過簡單的標記語言來建立和連線一組網頁的社會計算系統」。
基本上,Wiki包含一套能簡易製作、修改HTML網頁的系統,再加上一套記錄和編排所有改變的系統,並且提供還原改變的功能。使用WiKi系統的網站稱為WiKi網站,WiKi網站允許任何造訪它的人快速輕易地添加、刪除、編輯所有的內容,而且通常都不用登錄,因此特別適合團隊合作的寫作方式。WiKi系統也可以包括各種輔助工具,讓使用者能容易地追蹤wiki的歷史變化,或是讓眾使用者之間討論解決關於wiki內容的分歧。WiKi的內容也可能有誤,因為使用者必定會加上不正確的資料
有些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字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佈的代價遠比HTML文字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援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字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

WiKi(IPA:[ˈwɪ.kiː] [ˈwiː.kiː] 源自夏威夷語的「WikiWiki」,本是「快點快點」之意。
WiKi的中文翻譯有維客圍紀快紀共筆維基等。其中:「維基」一詞是中文維基百科人特別為維基百科而創的,屬於維基媒體的專用術語。隨著「維基」一詞使用日廣,常被「誤用」為Wiki的譯名。而「共筆」這個翻譯則反映了多人可以共同創作的特性。

資料出處: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

使用WiKi的網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E9%A6%96%E9%A1%B5
偽基百科:http://zh.uncyclopedia.info/wiki/%E9%A6%96%E9%A0%81
天下維客:http://www.allwiki.com/wiki/%E9%A6%96%E9%A1%B5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策略][好習慣] 程式筆記 by java

[好習慣] 這個新分類會紀錄下我所認為的好習慣

(好像有講跟沒講都一樣XD)

會創這個新分類呢,是因為某次再跟直屬學長聊天時,聊到一個寫程式時共同的困擾:


耶? 這個功能好像以前寫過耶!

要怎麼寫去了????? 呃....

(20 分鐘過去~)

啊哈~ 找到上次看到的那篇教學文啦!
找到上次寫的程式碼啦!


因此,為了減少這種貴人多忘事的"壞"習慣,創了"好"習慣這個分類,來記錄下自己

認為的好習慣,暫定是拿來放常用程式碼啦,以後未知~~~XD


---------------------------------------------------------------------------
當然點一五才是本體喔~www

m6fish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HomePNA & HomePlug 名詞解釋

HomePNA

The HomePNA Alliance (formerly the 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 also known as HPNA) is an incorporated non-profit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companies that develops and standardizes technology for home networking over the existing coaxial cables and telephone wiring within homes.

HOME PNA規格是1998年由多家知名科技企業,如3ComAMDAT&TCompaqEpigramHPIBMLucentRockwell SemiconductorConexant等,共同建立的規格。

電信HomePNA寬頻是在普通電話在線加載,通過電話線,經由社區的HomePNA設備直接聯到主幹道光纖,利用電話線的高頻部分進行數據傳輸的一種新型寬頻接入方式,上網同時不影響到電話的正常使用。並且不需另外鋪設線路。具有安裝方便,便宜的特點。

HomePNA 的基本運作模式是來自於 ethernet,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跑電話線路的 ethernet」。與 ethernet 不同的是,它允許在不斷分歧的電話線路中運作,不像其他的網路通訊協定,一定要在單純、不分歧的一條線上進行點對點的傳輸。

所以,HomePNA 的好處是不需佈線、便宜、同一條線路上可以接多達25台電腦;但缺點是速度比不上 ethernet (HomePNA 1.0 版為 1Mbps2.0版為 10Mbps),傳輸距離與抗噪能力比不上 xDSL (1.0版為 500feet, 2.0 版為 1000feet),是比較適用於家庭的網路協定。

由於 HomePNA 不用佈線、便宜的特性,頗受歐美家庭用戶歡迎;在亞太地區,卻有令人意外的發展。

以韓國為主的一些亞洲國家(包含台灣在內),經營社區網路的業者在不堪乙太網路佈線的困擾、而 xDSL 又過於昂貴的情況下,把 HomePNA 拿來作為社區或大樓網路的傳輸設備。

大部分的情況下,1Mbps HomePNA 1.0 已經可以滿足許多用戶的需求,因此HomePNA 成了許多社區網路業者的新歡。

但是HomePNA 的抗噪性不佳,如果線路太長,或用戶太多,線與線間容易產生串音(crosstalk)干擾而造成網路當機。

解決的方法是儘量不要將 HomePNA 交換器集中在電話機房主線盤(MDF),而是放在各樓層的分線盤(IDF),中間用一條第五類雙絞線來同時傳送電源、以100Mbps以太網路來做為主幹線路,如此便可完成快速穩定的社區網路。

HomePNA優缺點整理:

Some advantages of HomePNA 3.1 are:

l No special or new home wiring is required.

l Existing services Phone, fax, DSL, Satellite or off-the-air TV viewing are not disrupted since HomePNA operate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on the same coax or phone wires.

l Some products offer data rates up to 320 Mbit/s providing enough capacity to carry many High Definition TV (HDTV) and Standard Definition TV (SDTV) video streams.

l Guaranteed QoS eliminates the "collisions" on the network that occur with simpler access methods. It enables "real time" data streams such as IPTV to be delivered without interruption.

l A maximum of 64 devices can be connected.

l The devices can be up to a thousand feet (300 m) apart on telephone wires and multiple thousands of feet apart over coax, more than sufficient for homes.

l Uses standard Ethernet drivers making it easy to add to any product with an Ethernet port without regard to operating system.

l The required hardware is not expensive.

l Straightforward to add other technologies to create a hybrid wired/wireless home network

l Service Providers can deliver phone, Internet and video in a single bundled package through HomePNA Certified hardware.

l The technology works in Multi-Dwelling Units (MDU) such as apartment buildings for delivering triple play services to apartments or distributing the services within apartments. The hotel industry used it.[5]

Some disadvantages of HomePNA 3.1:

n Does not coexist with DOCSIS

n Available integrated circuits ("chips") are few

HomePlug

HomePlug is the family name for various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specifications that support networking over existing home electrical wiring. Several specifications exist under the HomePlug moniker, with each offering unique 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and coexistence or compatibility with other HomePlug specifications.

HomePlug是一項在20016月公布的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標準,透過傳統電力傳輸線路,HomePlug可以提供約14Mbps的傳輸率,並使用56位元長度DES加密技術;使用這種電力線網路連接,使用者就可以不必布建任何新的線路,方便地存取網路資源。除了HomePlug外,負責推動此技術的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HPA)2004年中提出HomePlug AV標準,提供高達200Mbps傳輸率,讓家庭中的音、視訊設備也能透過此網路傳遞影音資訊。而2005年底提出的HomePlug BPL(Broadband over PowerLine)骨幹網路規範,更計畫透過大型電纜提供社區網路頻寬。

Homeplug目前有其先天上的限制:

1) 速度最快只能達14Mbps

2) 只能在同一電線迴路中傳遞訊號,簡單的說就是不能跨越電表。但是,不受電路斷電器的影響。

3) 傳遞的電線迴路不能超過300公尺。

4) 至少要同時安裝兩個裝置以上。要一個裝置送訊號,另一個裝置收訊號。

5) 此裝置不能插在由UPS所延伸出來的電源插座上,若是延長線有濾波裝置也是不行的。

參考資料:

l http://chunju.pixnet.net/blog/post/1122511-%E7%A4%BE%E5%8D%80homepna%E7%B6%B2%E8%B7%AF%E6%9E%B6%E6%A7%8B%E5%9C%96

l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mePNA

l http://www.eettaiwan.com/SEARCH/ART/HomePlug.HTM

l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10&t=46836

l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mePl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