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光模式(RGB)
三原色光模式(RGB color model,又譯RGB顏色模型或紅綠藍顏色模型)是一種加色模型,是用三種原色──紅色、綠色和藍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產生多種多樣的色光。RGB模型的命名來自於三種相加原色的首字母(Red(紅),Green(綠),Blue(藍))。
RGB顏色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在電子系統中檢測,表示和顯示圖像,比如電視和電腦,但是在傳統攝影中也有應用。在電子時代之前,基於人類對顏色的感知,RGB顏色模型已經有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RGB是一種依賴於設備的顏色空間:不同設備對特定RGB值的檢測和重現都不一樣,因為顏色物質(熒光劑或者染料)和它們對紅、綠和藍的單獨響應水平隨著製造商的不同而不同,甚至是同樣的設備不同的時間也不同。
印刷四分色模式
印刷四分色模式是彩色印刷時採用的一種套色模式,利用繪畫的三原色原理,用四種顏色混合迭加形成各種複雜的顏色,四種標準顏色是:
- C:Cyan = 青色,在英文的翻譯裡是名詞『青綠色』。
- M:Magenta = 品紅色,又稱為『洋紅色』。
- Y:Yellow = 黃色。
- K:Black = 黑色,為了避免與RGB的Blue藍色混淆而改稱K。
品紅加黃色會形成紅色;品紅色加青色形成藍色;青色加黃色形成綠色;理論上只用上述三種顏色相加就可以形成黑色,但實際印刷時三種顏色的相加只能形成一種深灰色或深褐色(因為油墨里含有雜質的緣故);另外三層顏色也不容易立即乾燥,所以不利於快速印刷;再來三層印刷需要非常精確的套印;用黑色替代三層顏色也可以大大節省成本,所以採取四種顏色的配色方法。
印刷時用黑色作為標定套版位置的顏色,所以也叫做定位(Key)套版的顏色。用黑色代替其他顏色的量不盡相同,取決於採取不同的印刷技術、紙張和黑色油墨的質量。由於印刷和電腦的螢幕顯示,使用的是不同的色彩模式,電腦一般用三原色光模式,所以在電腦螢幕上看到的影像色調和印刷出來的有一些差別。
出處:
http://tinyurl.com/ye95gja
http://tinyurl.com/27arx5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